第188章李世民安排好继承人“太子病危。”“差一点就没命了。”“咱一夜没睡,也想了一夜。”“虽然此事看似寻常,太子是风寒所致重病,但咱却不相信如此巧合。”“咱,会查,狠狠的查。”“如果太子真的并非风寒,而是被人所害,不管是谁做,咱都要深究到底,灭了他,灭了所有参与的人。”李世民冰冷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的人,冷冷道。这一举动,让所有人的心底都是为之一颤,心中充满了不安。特别是李泰,在听到李世民这一句话,就感觉心底充满了惶恐畏惧。似乎就是针对他的一样。“还有。”“经过太子病危,咱也想通了。”“如果太子是真的风寒意外,失去了太子,朝局也必将动荡。”“如果不是意外,而是有人要害太子,那也是因为这个位置。”“所以咱决定了一件事。”李世民目光扫过在场众人,眼中带着一种深意。此间所有人都抬起了头,看着李世民。“这是一道圣旨。”“咱已经在上面写下了大唐皇位的继承者是谁。”“倘若乾儿还需要长时间养身,不能苏醒,倘若咱死了,这圣旨之上的人就是未来的皇帝。”李世民从桌子上拿起一封圣旨,在群臣面前举了起来。所有朝臣都面带震惊的看着李世民,也是有些诧异。“王浩。”李世民大声喊道。应声。王浩快步走入大殿内,跪在李世民的面前:“臣参见陛下。”“你是羽林军、不良人的统领,也是直接受命于咱,最忠心于咱的臣子,这一封圣旨,咱就交给你了。”李世民将手中的圣旨对着王浩递去。“臣,绝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。”“臣若死,这一封圣旨也会交到最信任之人的手中,绝不会有失。”王浩郑重的将圣旨接了过来。“今日咱召见你们,也是为了让你们做一个见证。”“这圣旨,咱已经交给了王浩,圣旨上的人也将是咱大唐的未来皇帝。”“当然。”“咱也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们,这个继任者并不在你们当中,所以,都给咱收起你们的小心思。”“咱要交给谁,暗示咱的决定,轮不到你们来造次。”李世民扫视了众多儿子一眼,带着一种深深的告诫。听到这句话。众多皇子大多没有任何的心思。毕竟他们也都明白不可能得到自己的父皇传皇位。但唯独李泰。此刻心底却是如遭雷击,整个脑海之中都是嗡嗡直响,对于他而言,李世民这一句话算是彻底断绝了他想要争夺皇位的机会了。想要顺位继承,绝无可能。毕竟王朝文武都在此见证。中书令、谏议大夫、六部尚书、众位国公。他们都亲耳听到了皇上的话,皇上所表面的意思也就是这种,哪怕他死了,哪怕太子死了,也轮不到他们来,最终的皇位与他无关。“父皇。”“或许,也只有大哥才是你真正看重的亲儿子吧。”“这旨意上面,难道是大哥那尚处幼稚的孩子?”“咱,你就这么看不上眼?”“儿臣,心不甘啊!”<divclass="contentadv">李泰心中充满了不甘心,袖袍内的手都捏的很紧。对于他而言。今日这一议,让他如遭雷击。失去了野心之下最看重的东西。“好了。”“今日召见你们来就是宣布此事。”“都回去吧。”“老四,你可以回洛阳了。”李世民扫了一眼,野心十足的魏王李泰,冷冰吐出一句话。“儿臣,告退。”李泰纳头对着李世民一拜,表面上看不出来什么,但是心底却有着无尽的不甘心,还有一种怨愤。至于,晋王李治,此时年纪尚幼,对于皇位还没有什么概念,所以根本就不在乎。众人随即退出了大殿。只剩下王德和王浩。“皇上。”“这上面是皇子李…李将军?”王浩恭敬的问道。“除了乾儿,也就咱这个儿子,能将咱大唐江山传承下去,其他人…”李世民双手负在背后,淡然一笑,但眼中透出深思:‘经过昨日的事,咱也想通透了,这天下,意外太多了。’“今日咱还站在这里与你们说话,说不定明日就驾崩了。”“如若死了,咱的乾儿怎么办?咱的大唐江山怎么办?”“所以,咱必须安排妥当,不留后患。”“这一道圣旨就是咱给大唐留下的最后保障。”李世民笑着说道。“陛下,你有没有想过一点。”“今日你召见百官如此说明继承人不在魏王、晋王,而且表明也不在大殿内任何一个皇子的身上,这就让群臣猜想,会不死要落在皇孙的身上。”“这或许会挑起新一轮的党争。”“让他们去支持太子殿下的两个皇孙,恐怕会引起变局。”王浩恭敬说道。听到这话。李世民并没有任何的奇怪,脸上反而露出了一种十分平静的笑容:“这,就是咱未来留给铮儿留下更深层次的礼物。”“一朝天子一朝臣。”“朝堂上不可能永远没有变数。”“他们要想去争,就让他们去争吧。”李世民冷笑着。听到这话。王浩和王德全部都面带恍然之色。一朝天子一朝臣。这是亘古不变的定义,无论是什么时代,只要新皇登基,必然会带来朝堂上的大变,国策大变,还有文武大臣的变化。日后李铮继位,结果也必然会是这般。必须要将朝堂上清理一番,换上属于自己的心腹大臣。李世民就是故意放出了一个哑谜,让朝臣们去猜,如果他们想要提前去找支持,去做些什么,那正好就是他送给李铮的大礼,未来更好的清洗,可以更好的施展,无需留情。“陛下圣明。”王浩和王德恭敬说道。“在乾儿养病的大殿,咱已经调派了五百羽林军值守,但这还不够,你让不良人也布置暗哨,如果乾儿的安歇侧妃想要去看乾儿,也必须全程跟着。”“务必保护乾儿周身安全!”李世民对着王浩道。“臣领旨”王浩领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