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页无法加载
翻页 夜间
风止见读文>都市青春>皇帝猜忌?我换地方称王 > 第四十二章 将军,又是一批百姓要出关
    话音刚落,朝堂上立即响起一片叫好声。“宋相高见!”“不愧是当朝首辅!”“果然深谋远虑!”赞美之声此起彼伏,宋明远面带谦逊,转身对着龙椅上的萧昭玄躬身一礼:“陛下天威浩荡,若非陛下启发,微臣也想不到这些。”萧昭玄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兴趣,身体不自觉地前倾:“哦?此事还与朕有关?”“正是!”宋明远眼中精光一闪,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,“那日御花园中,陛下与鸟儿互动,让微臣灵光乍现,这才翻阅史书找到了这些线索。”站在一旁的太监们听到这话,忍不住嘴角抽搐。这马屁拍得实在太过生硬,连他们这些伺候人的都觉得尴尬。萧昭霜站在殿角,眉头微皱,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袖,心中思绪翻涌。她对钟煜太了解了,那个男人做事向来深谋远虑,每一步都算计得清清楚楚。如此大动作,岂会只为试探部下?其中必有更深的谋划。但萧昭玄显然对宋明远的解释很是受用,龙颜大悦:“你这滑头!不过说得不错,赐你貂裘千领,黄金千两!”“谢陛下隆恩!”宋明远欣喜拜谢,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。李诚站在班列中,看着这一幕,心中五味杂陈。他的手指暗暗攥紧,指甲几乎要陷入掌心。一个小小的祭天求城,朝廷上下研究了数月之久,还在这里自我陶醉,真是可笑。这些人难道看不出,钟煜此举必有更大的图谋吗?“李诚,此事已有定论,你且退下吧。”萧昭玄挥了挥手,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耐烦。“...臣遵旨。”李诚默默退回班列,眼中闪过一丝无奈。宋明远冷眼瞥向李诚,心中已在盘算如何除掉这个碍眼的老东西,这个老家伙总是不合时宜地提出异议,早就该让他告老还乡了。“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!”太监尖声喊道。话音未落,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,由远及近,越来越清晰。“陛下!玄冥关加急战报!”萧昭玄眉头一皱,这玄冥关怎么又来事了?最近这段时间,玄冥关的战报一封接一封,每一封都让人心烦。“呈上来。”四封战报被迅速呈上龙案。萧昭玄看了一眼,示意太监开始宣读。太监拆开第一封,声音有些发颤:“末将司勇叩拜陛下,钟煜贼子祭天求城,月黑风高城若幻,与玄冥关不足百里。末将用人头担保此事千真万确,玄冥关上下全体将士联名作证...”朝堂上瞬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。宋明远的脸色瞬间煞白,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。他的双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,刚才的从容荡然无存。萧昭玄“啪”的一声拍案而起,夺过战报仔细查看。果然,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数十个将领的亲笔签名,每一个签名下都盖着鲜红的手印。“继续念!”第二封战报揭开:“末将司勇叩拜陛下,钟煜已率军入城。民间盛传天降神城,天命在钟,百姓议论纷纷,还请陛下示下...”第三封:“末将司勇叩拜陛下,钟煜开仓放粮,免费赠屋,我天衍灾民纷纷投奔,强行阻拦恐生民变...”第四封:“末将司勇叩拜陛下,逃往神城灾民已超十万,请速速定夺...”萧昭玄的脸色越来越难看,最后几乎变成了铁青色。天降神城?天命归钟?这分明是要动摇他的统治根基!一座凭空出现的城池,这已经超出了常理,若是传扬出去,必定会引起天下动荡。“陛下!这定是幻术!”宋明远慌忙开口,声音中带着明显的颤抖,“钟煜此贼定是用了什么妖法迷惑人心...”萧昭玄猛地转头,目光如刀:“你方才不是说得头头是道?现在又说是妖法?”宋明远顿时语塞,冷汗如雨下,他的双腿发软,几乎要跪倒在地。李诚看着这一幕,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,这就是所谓的天衍重臣?平日里趾高气昂,遇到真正的大事就原形毕露。萧昭玄重重坐回龙椅,面色阴沉如水。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,发出“咚咚”的声响。一座凭空出现的城池,十万流民,这每一件都足以动摇国本。更要命的是,这些消息已经传遍天下,而他这个天子,居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的!这说明什么?说明天衍的情报系统已经彻底失控了。一个月,整整一个月的时间,朝廷竟然毫不知情,这比城池凭空出现更让人心惊。“传旨玄冥关,严密监视神城动向,不得轻举妄动。退朝!”百官鱼贯而出,宋明远走在最后,脚步虚浮,他的额头上冷汗涔涔,官袍已经被汗水浸透,自己这次是真的栽了。那个叫钟煜的男人,到底是什么来头?一座城池说出现就出现,这已经超出了凡人的认知。而更可怕的是,这件事情居然瞒过了整个朝廷一个月之久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天衍的情报系统已经彻底失控了。宋明远不敢再想下去,他现在只希望萧昭玄不会迁怒于他,可惜,他注定要失望了。因为此时的萧昭玄,正在龙椅上盘算着该如何处置这个无能的首辅大臣,一个连基本判断都出错的首辅,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?而此时的玄冥关城墙之上,寒风凛冽。积雪覆盖着城墙砖石,将这座雄伟的关隘染成一片苍白。司勇站在城头,冷风吹得他的披风猎猎作响。他的目光投向远方,那里蜿蜒如龙的人流正缓缓向南移动,直指玄都方向。“这都多少天了...”他低声呢喃,眉头紧锁。寒风中,一名身着厚重棉甲的士兵快步走来,手中握着一卷竹简。“将军,又是一批百姓要出关。”士兵躬身禀报,“这次有三百余人。”司勇没有立即回答,只是继续凝视着远方。城下的喧嚣声隐约传来,夹杂着孩童的啼哭和妇人的叹息。“让他们走吧。”良久,他才缓缓开口。士兵迟疑片刻,“将军,这些人一走,玄冥关的人口又要减少了。”“你以为本将军不知道?”司勇猛地转身,眼中闪过一丝烦躁,“可现在粮仓见底,连士兵的口粮都快保证不了,留着这些人又有什么用?”话音未落,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。“将军!”训鹰兵匆匆赶到,单膝跪地,“京都那边...还是没有回信。”司勇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城墙,发出沉闷的声响。这已经是第三批训鹰兵了,可京都始终如同一潭死水,毫无动静。“属下亲眼看着信件送进了京都,”训鹰兵补充道,声音中带着几分焦急,“但大理寺那边说要请示陛下,之后就...就没了下文。”城头一时陷入沉默,只有寒风呜咽的声音在回荡。“将军。”